近日,德力以“穿越变革浪潮,西电共筑经济韧性”为主题的气斩CFS 2025第十四届财经峰会在上海盛大启幕。峰会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,获企会责吸引商界、业社政界、任典学界及传媒领域千余名精英共襄盛举,范奖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德力
凭借在社会责任领域的西电持续深耕与标杆实践,德力西电气斩获2025企业社会责任典范奖,气斩实现该项殊荣的获企会责六年蝉联,充分展现了公司在行业中引领者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的业社长期承诺!
01以公益为基 以绿色为翼
一直以来,任典德力西电气致力于打造“一老一小 传统文化”的范奖企业特色公益模式,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,德力做“有温度”的社会公益践行者。
2018年底,为了更好的回馈社会,德力西电气专门成立了“芜湖德基金公益基金会”,从教育公益到绿色战略,从敬老关怀到文化传承,以系统性布局持续拓展企业责任的边界。
深耕公益,点亮希望之光
教育赋能:
累计援建23所希望小学,为偏远地区儿童筑造知识桥梁;累计开展257场“阿德进校园”、“小小电气工程师”安全教育活动。
敬老爱老:
累计开展504次敬老慰问,践行敬老爱老美德。
文化传承:
赞助跃龙龙舟队,累计参与76次挥桨竞渡,传承传统文化。
绿色行动,践行可持续未来
全面融入ESG理念,为地球做点好事。
从绿色智造到公益减碳,构建全链路可持续发展模式。
员工关怀与社区共建双轨并行,让责任理念扎根生长。
02初心致匠心 诠释责任担当
峰会现场,德力西电气人力资源副总裁刘林焰接受主办方专访,深入解读企业六年蝉联大奖的背后逻辑与责任蓝图。
德力西电气如何通过社会责任行动成为行业标杆?长期坚守的初心和动力是什么?
刘林焰:德力西电气的社会责任实践,是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深耕。从2012年首所希望小学援建,到常态化的公益活动,我们始终在用行动传递温暖。德基金的成立,更是让德力西电气公益走向专业化。我们聚焦“一老一小 传统文化”公益模式,将“守护用电安全”理念延伸至社会可持续发展,实现员工、客户、社会、环境的多方共赢。
我们坚信,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与市场,更在于对社会的价值回馈。这种“共生 共赢”理念,让责任成为刻在骨子里的坚持,促使我们不断在社会责任的道路上前行。
贵公司如何通过"以人为本"举措提升员工归属感,激发创新与组织韧性?
刘林焰:我们始终践行"同关爱 共成长"理念,构建了全方位的员工关怀体系。
成长赋能:
持续打造全方位、进阶式的培训体系,满足多元化人才梯队的发展与培养。
价值激励:
制定公平、多元且富有激励性的全面薪酬体系,确保员工贡献获得全面认可。
暖心关爱:
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及关爱活动,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。
当员工在物质与精神层面都感受到尊重与支持,其创新潜能与组织认同感自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。
作为“有温度的国际化低压电气领军企业”,未来如何通过社会责任实践提升影响力?
刘林焰:德力西电气未来将继续坚持“以人为本 促碳中和 建绿色生态圈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,以实际行动诠释企业社会责任与担当。
绿色实践:
温州、芜湖、濮阳三大基地均获评工信部“绿色工厂”及五星零碳工厂,并通过各类措施持续降低碳排放;携手生态圈上下游合作伙伴,共同转型,不断延伸绿色、和谐、可持续的社会责任价值链。
技术创新:
成立“新质生产力创新研究院”,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绿色化、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。
深化公益实践:
深耕现有公益领域,让希望小学等项目持续产生价值,不断扩大项目覆盖面与影响力。
六年殊荣,是对德力西电气公益实践的认可,更是对公司引领行业责任风尚的见证。未来,德力西电气将继续以“有温度”文化为核,将责任深植社会肌理,为美好社会生态注入活力,书写企社共生共荣的精彩华章。
评论列表
2024年5月15日,在全国助残日和全球无障碍宣传日到来之际,小红书公益联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、乐平公益基金会·残障融合实验室,发起“大家小事”公益行动,希望以此为契机,让更多人关注残障人士,以积极
2025-08-04 15:29ze: 14px; line-height: 28px;">光明日报北京12月7日电记者刘坤)国家数据局7日发布一批平台企业典型投资案例。近日,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研了解平台企业发展情况,发现
2025-08-04 14:24ze: 14px; line-height: 28px;">日前,中国股票市场主要股票指数调整样本股构成,涉及3家证券交易所。上交所表示,主要指数样本更加聚焦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领域,信息技术、
2025-08-04 14:13ze: 14px; line-height: 28px;">光明日报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张翼)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14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近几个月,中国货物贸易呈现回稳向上的势头,以人
2025-08-04 12:50